2026.5.13-15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距2026年展會還剩
天 時 分 服裝制造業要把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 東華大學教授 | 聞力生 文 自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以來,政府持續出臺相關利好政策,大力推動智能制造發展。 2021年12月發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并實現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市場滿足率分別超過70%和50%”,這個發展規劃在轉型升級、供給能力、基礎支撐三方面給出明確的量化指標,充分表明國家政策層面對發展智能制造軟硬件的重視與支持。 01 要進一步提高對智能制造的價值認識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環節,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 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制造過程、系統與模式的總稱。自2011年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工業4.0概念首次被提及。 2013年4月,德國政府正式推出德國工業4.0戰略以后,一個全球性的話題瞬間被引爆。伴隨著這股浪潮,智能制造已經成為全球價值鏈重構和國際分工格局調整背景下各國的重要選擇。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紛紛提出各自的智能制造發展戰略規劃,以鞏固其在全球制造業的競爭地位。我國這以《中國制造2025》和《「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來實現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以贏得全球戰略競爭優勢。 02 要進一步提高對我國采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并行推進、融合發展”技術方針的認識 03
在2022年中國服裝大會上,國際紡聯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說:“從全球看,把握好三點發展新機遇,是我們力爭到2035年成為“世界紡織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的奮斗基點”; 中國服裝協會陳大鵬會長則說: “黨的二十大開啟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強國的新征程,服裝產業的強國建設也必然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中國服裝產業也要實現強國建設的新跨越,成為世界服裝科技進步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創新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也就是成為對全球時尚產業發展有推動、有創造、有貢獻的時尚強國”。
①發展和壯大智能制造聯盟成員單位:經過六年多的努力,到現在為止,聯盟現有成員單位共有66家,其中4家行業協會、22家服裝企業、16家硬件設備供應商、15家軟件供應商、9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隨著成員單位的壯大發展,為服裝智能制造創新研發和軟硬件供給提供了支撐;
②圍繞服裝智能制造制訂了2016年至2025年服裝智能制造關鍵技術三段發展計劃,現在基本完成服裝加工用設備帶有部分智能功能的單機和單元機的自動化、部分產線和加工流程的自動化;
③圍繞服裝智能制造制訂了“三衣兩褲”企業作為示范企業在全行業推廣應用,現在西服、西褲、襯衫、T恤、牛仔褲企業在不同程度上具備了少人或無人的智能制造產線和車間;
④圍繞服裝智能制造制訂了服裝智能制造標準及服裝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價標準,有力助推了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發展,等等。2022年8月第五屆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大會在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會議并致辭說: “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要發揮在智能制造創新網絡中的關鍵樞紐作用,做智能制造應用實施的重要推動者和自主供給的核心支撐力量。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要緊密聯接政府、企業及各方,努力成為智能制造技術創新的組織者、行業發展的規范者和中國方案的宣介者”,我們的智能制造聯盟成風員在過去的時日已經是智能制造應用實施的重要推動者和自主供給者,但離智能制造技術創新的組織者、行業發展的規范者和中國方案的宣介者還有距離,特別是我們離聯盟技術創新目標還有距離。
聯盟技術創新目標要求我們:要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及產品;要建立服裝智能制造共性基礎技術的研究平臺和協作機制;要實現服裝智能制造領域關鍵技術成果的快速轉化和產業化示范應用;要整合服裝智能制造相關領域資源,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等等,在這些方面我們尚需努力。
04 05 結 語 (1)未來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是一體兩面,打通數據流是數字孿生(DT)的操作技術。我說過數字孿生是智能制造的底座,只有做好“產品數字孿生”、“設備數字孿生”、“生產線數字孿生”和“車間數字孿生”,才有可能進入智能制造工廠,也才有可能進入“智能制造工廠數字孿生”和它的歸宿元宇宙; (2)我國的智能制造是強國的智能制造,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智能制造,所謂特色其中包含:以人為本的智能制造、以創新驅動的智能制造、以裝備硬核的智能制造、以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以可持續發展的智能制造、以全新的全球化智能制造; (3)今后十幾年,制造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抓手、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的主要途徑、建設制造強國前列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我們只有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集中優勢力量,打一場智能制造的戰略決戰,才能實現中國制造業的換道超車、開道超車、跨入世界服裝制造強國前列。 2023年6月于上海稿 AME服裝智能制造展 AME服裝智能制造展由全國工商聯紡織服裝業商會、上海靈碩展覽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將于2023年8月12日-14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舉辦。 AME以“讓服裝產業更智能”為主題,展出內容包括智慧軟件、智造設備、智能工廠、成衣印花及繡花設備等,展示服裝智能制造所涉及的最新產品和技術,促進行業研發交流與合作,著力打通服裝上下游產業鏈資源,有效整合業內多重資源,積極助推服裝產業向智能化、數智化、信息化和柔性化轉型發展! 聯系我們
對于13117家歸上企業,我們要選好可參考、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企業,例如2018年麥肯錫公司與世界經濟論壇(WEF)發起全球評選“燈塔工廠”項目,尋找制造業中的數字化轉型典范,引領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到2022年4月6日世界經濟論壇又宣布現在全球已有116家“燈塔工廠”,其中中國43家。
產業集群地與分散型中小微企業如何跟上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呢?工業和信息化部2022年11月印發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在《指南》中指出“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中小企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和難點”。
我國服裝制造業有近60個產業集群地,例如葫蘆島的泳裝、廣東番禺牛仔服、浙江平湖牛仔褲、織里童裝、桐鄉羊毛衫、江蘇盛澤絲綢、山東青島服飾等產業集群地,每個集群地都有成百上千個服裝服飾中小微企業。對這集群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我們采用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服務于中小企業,并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簡稱“小快輕準”)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使之成為“小燈塔”企業作為數字化轉型樣本,帶動廣大中小企業“看樣學樣”,以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促進企業專精特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