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5.13-15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距2026年展會還剩
天 時 分日產成衣200萬件漢川建成千億紡織服裝產業
紡織服裝產業,作為“衣食住行”的剛需產業,是漢川的支柱型主導產業。5月29日,記者獲悉,2022年,漢川市紡織服裝規上工業產值達865.39億元,同比增長20.8%,預計2023年紡織服裝規上工業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漢川市搶抓沿海企業內遷、武漢產業外溢機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漢川紡織服裝產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據統計,該市現有紡織服裝市場主體5600余家,其中各類服裝生產加工市場主體5481家,規模以上服裝企業131家,從業人員近20萬人,每秒生產成衣1000件,日產成衣200萬件,年產成衣8億件,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服裝制造加工基地。
來源:長江日報
服裝大省,串起“甜蜜”產業鏈
紡織服裝是江蘇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江蘇具備深厚的婚禮文化底蘊和資源,同時市場消費潛力巨大,為婚紗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事實上,蘇州虎丘是中國乃至東南亞最大的婚紗產銷基地,婚紗加工總量占到全國的70%,已經從最早的3家婚紗攝影店發展成1200多家商戶,集設計、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可以說,蘇州虎丘的婚紗產業,已占據國內婚紗的“半壁江山”。“下一步,我們也將通過舉辦更多活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供需對接。此外,工信部門將與相關部門合作,保護知識產權、優化營商環境,有的放矢為企業服務、為地區服務、為品牌服務。”省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負責人說。
來源:新華報業網
阻燃、防爆、防靜電……大數據篩出需求,服裝廠“精準定做
微界科技曾根據企業客戶需求,設計開發了一款有防靜電、阻燃功能的爆破行業工作服。對服飾版型做了調整后,這一型號的服裝被用來給建筑爆破工人當作日常工服。“爆破工人工作時一般不在爆破場地內,所以這套衣服不屬于排爆服,它可以日常穿著,特殊功能主要是用來防范意外的。”唐佳敏說。上架一段時間后,公司電商平臺上的搜索數據、咨詢數據顯示,不少個人消費者也在咨詢購買這套服裝,這引起了銷售客服部門的注意。對數據進行分析后,他們發現這些個人消費者多是物流行業的貨車司機。出于安全考慮,很多貨車司機也想要可以日常穿著有防靜電功能的衣服,這是一個新的市場。研發團隊很快在爆破服飾基礎上加上了反光條,并調整版型,開發出專門用于物流行業的司機服。上線一個月后,司機服銷售額破百萬元。
來源:長江日報
溫苗苗:讓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服裝行業 | 走近科技工作者
溫苗苗所在的團隊為杭州的一家線上服裝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嗅覺敏銳的她由此看到了一片藍海。經過市場調查,她發現服裝設計作為行業的重要驅動引擎,存在數據在線化程度低、設計數據體量大、結構化程度差等問題,導致整個行業信息化水平低下,她認為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服裝行業大有可為。2018年溫苗苗與鄭澤宇、何治等聯合創辦知衣科技,并擔任首席技術官(CTO),負責知衣科技產品與技術研發工作。杭州知衣科技有限公司 是一家以人工智能技術為驅動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將數據化趨勢發現、爆款挖掘和供應鏈組織能力標準化輸出,打造智能化服裝設計的供應鏈平臺。目前,已服務了UR、唯品會、綾致、赫基、太平鳥、Ubras、歌力思、蕉內等數千家時尚品牌和平臺,幫助企業加快產品開發步伐,提高上新率和上新速度。以溫苗苗為代表的青年科創企業家們,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科技產業創新發展新路徑……
來源:澎湃新聞
歐美要求時尚企業為“服裝垃圾”埋單
歐美國家的監管機構已逐漸意識到日益嚴重的服裝垃圾問題,堆積如山的紡織品廢棄物充斥著當地垃圾填埋場,而那些沒有進入當地垃圾填埋場的廢棄服裝,往往會被批量運往經濟相對落后的南方國家,令當地環境不堪重負。歐美的監管機構開始要求服裝品牌為這些廢棄紡織品埋單。EPR制度的支持者希望該制度能抑制過量生產,推動回收產業發展,并鼓勵企業生產更高質量的產品。但是,EPR費用也有可能被轉嫁給消費者。“改變市場基金會”的推廣活動總監厄本契奇認為,消費者對廉價服裝的渴求正在加劇過度消費,服裝價格的漲幅“必須相當大”才能抑制消費主義行為。
來源:環球網
回歸服裝,回歸生活,Balenciaga 發布春季 24 系列
Balenciaga 巴黎世家發布了最新春季 24"Capital B" 系列。這次沒有安排走秀,而是通過創意視頻配合 lookbook 的形式展示了新系列。在之前接連兩場廣告危機后,除了針對性的補救措施,Balenciaga 也在新系列發布的環節做出了調整:原本應該在去年 12 月發布的秋季 23 系列推遲到了今年 5 月發布,今年 3 月舉行的冬季 23 時裝秀也棄置了所有概念包裝,而專注于服裝本身。
來源: 熱點新聞
圖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