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5.13-15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距2026年展會還剩
天 時 分紡織服裝2022年度投資策略:本土品牌制造崛起聚焦內生成長動力
近期國內疫情零星爆發,消費行業景氣度受影響。面對明年不確定性,我們建議關注所處賽道較景氣,有望通過滲透率提升帶來成長,且過去業績表現穩健,目前估值較低,具有一定安全邊際和業績彈性的羽絨服、快時尚、高端男女裝、童裝、醫用輔料優質龍頭。把握短期基數效應背后優質龍頭內生成長動力基數效應讓2021年行業增長呈現較大波動性,未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基數影響減弱,內生成長更為凸顯。展望2022,我們認為運動國貨份額提升迎來驗證第一年,同時制造龍頭將延續高景氣,并建議關注安全邊際高的優質企業。重點推薦申洲國際、李寧、安踏體育、華利集團、波司登、特步國際、臺華新材、偉星股份、太平鳥、比音勒芬、森馬服飾、滔搏、地素時尚、穩健醫療、江南布衣。
來源:東方證券
漢川制造提出五年倍增計劃,中國紡聯產業集群調研組走訪漢川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集群試點考察調研組通過走訪浙商產業園、漢正服裝城、漢正國際輕紡城、艾爾多姿服飾、天勵服飾、雅利達制衣、魚鶴制衣等典型企業,充分了解了當地服裝產業的生產和發展情況。考察調研組一致認為漢川應聚焦完善的紡織服裝全鏈條、全產業,抓住產業轉移機遇,全力搭建各個平臺,特別是當地檢測機構的建立,強化產業發展要素保障,推進產城融合,從而全面提升產業集群化水平;要充分發揮當地行業協會的作用,各個企業加強交流、形成好的合作氛圍,最終達到快速發展;在加強供應鏈品牌培育的同時,利用龍頭效應推動產業轉型,通過媒體宣傳、加強對外合作擴大“漢川制造”的區域品牌影響。
來源:TAweekly
紡織服裝行業:外需有亮點、內需有韌性尋找結構性機會
2022年行業展望:(1)紡織制造:外需確定性較高,出口制造訂單預期穩健增長。部分海外產能占比高的制造龍頭在在2021年低基數上有望實現更具彈性的增長。經歷疫情洗禮,本土制造龍頭公司在全球細分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2)品牌服飾:國內消費K型分化進一步凸顯,反壟斷加速線上流量遷移,內容電商崛起成為各家差異化競爭的突破口。經歷庫存消化、渠道升級、客群迭代等變化,本土頭部品牌在年輕化和高端化道路上繼續前行,產品創新能力和經營效率將不斷提升。
來源:東方證券
“中國裁縫之鄉”湖北潛江壯大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潛江裁縫享譽全國。”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高級工程師孫必成認為,潛江發展紡織服裝產業有優勢,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公共服務缺少、整體裝備水平較低、自主創新能力缺乏等。他建議,潛江在產業規劃上需著力在品牌建設、智能制造、共享制造及電商建設等方面實現突破。空間布局上要打造“一總部一核心三基地”,一總部即建設紡織服裝產業大廈,一核心即建設潛江服裝產業園,三基地即浩口、龍灣、張金服裝產業園;保障措施上,需組建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實現抱團發展,申報國家產業集群。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幫助企業升級智能制造水平、組團參展、員工培訓、人才引進等。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利辛輕紡服飾產業總產值突破70億元
來源:九派日報
輻射東盟市場 廣西打造紡織服裝產業鏈
作為中國唯一與東盟海陸相連的省區,廣西正借助毗鄰東盟的區位優勢,打造紡織服裝產業鏈。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的核心和主要園區布局在平南縣,總面積60.58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基地之一,目前已實現108個項目開工建設。莞南集團總裁周建華從事毛織行業20余年,在其帶動下,來自東莞、廣州、溫州、昆山等地100多家紡織、服裝、整染、毛織設備生產制造企業落地平南縣。“廣西是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東盟的前沿陣地,在產業承接和產能聚集方面極具優勢,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前景看好。”他說。據悉,廣西的蠶繭和桑蠶絲產量分別占中國總量的50%和30%以上,生絲出口量占中國的50%,目前廣西擁有5個國家級紡織服裝產業基地,近300家規模以上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和7000多家貿易企業。當前,廣西正聚力打造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玉林(福綿)生態紡織服裝工業園、防城港市東興跨境經濟合作區紡織服裝產業園等。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圖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系客服刪除
*長按掃碼二維碼,參展直通車!*